Skip to content

购物中心系统

🛍️

引言

      商场是繁荣市场、保障就业的重要渠道。日前发布的《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提出,“加快传统消费数字化转型”“发展即时零售、智慧商店等新零售业态”。当前,消费不断升级,对商场提出了更高要求。紧跟需求步伐各地不少商场主动拥抱互联网、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加快建设智慧商场,打造新场景、新业态,为消费者带来全新体验。

会员SCRM系统

商场做 CRM 的目的有三点:挖掘高净值会员、提高顾客忠诚度、获取更大营收。

内容多元化

  • 1️⃣ 查询功能:包括商场基本信息(地理位置、交通工具、基本服务)、楼层及商铺信息、积分规则、停车场收费标准、场内设施设备、会员层级、入会条件、会员权益、商场活动、新开店铺等基础信息的查询,等等。

  • 2️⃣ 基础功能:包括自助积分、自助缴纳停车费、反向寻车、积分兑换、免费WIFI、签到打卡、活动报名、优惠券发放及核销,等等。

  • 3️⃣ 进阶功能:包括店铺导航、电商、购票(电影票、展览等收费活动)、社交互动、社群打造、潮流资讯提供、自有支付方式、电子钱包、餐饮排号、在线客服(人工、机器人)、一键客服、异业联盟、商场切换,等等。

  • 4️⃣ 系统相关:包括设置、个性化定制、个人资料设置、账号安全与隐私、分享(拉新)、用户反馈、消息提醒,等等。

工具轻量化

      回顾购物中心会员系统的发展史,其搭载工具也经过几次更迭。早期是商场的官网(PC时代),再后来是APP(移动互联网时代)。微信公众号诞生后,又演变为嵌入公众号菜单栏的H5页面,小程序崛起后,再一次改变行业玩法、格局。

      当然,现在除了微信,很多平台/app里也都有小程序,但是无论用户量还是小程序数量,都远逊于微信。因此,微信小程序也成为越来越多购物中心的首选会员系统工具。

      例如,在我们已研究的18个城市当中,重点购物中心的小程序开发率(指至少有一个小程序的购物中心占比)普遍在百分之七八十以上,有的甚至已超过90%。

近些年购物中心的轻量移动端占比

功能整合化

      通过整合不同业务功能为一个小程序,购物中心可以提供更简洁、一体化的用户体验。用户只需在一个小程序中完成多个操作,避免频繁切换和跳转,提升了用户的体验和满意度。

  • 电商平台:购物中心提供一个集成了多个品牌商家的电商平台,用户可以在平台上浏览和购买商品,享受线上购物的便利。
  • 会员系统:购物中心拥有一个会员系统,用户可以通过注册会员获取特定的优惠和服务,积累消费积分,并享受会员专属活动和奖励。
  • 超市到家服务:购物中心提供超市到家服务,用户可以通过电商平台选购商品,然后选择配送到家的方式,享受便捷的购物体验。
  • 停车缴费服务:购物中心提供停车缴费服务,用户可以通过电商平台或相关小程序进行停车费用的支付,方便快捷。
  • 在线积分:购物中心提供会员积分服务,用户可以通过小程序便捷进行在线积分。

属性社交化

      不断加强自身的社交属性。主要表现在会员系统中增加了特定的页面,在此用户可以进行分享、种草,拼团、互相评论、甚至聊天等。比如德基广场APP、印力集团印享星小程序里的in友圈等。 社交内容、UGC内容的增加,可以让小程序从原本的用户-商场双向沟通模式,向包括用户-商场与用户-用户的多向沟通模式演变,也是快速丰富小程序内容、增加其吸引力的一种好方法。 这一块业务做好了,能让商场的会员系统得到质的飞跃、升华,想象空间极大。

界面模块化

  1. 灵活性和可定制性:模块化设计使得购物中心系统的界面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自由组合和定制。每个模块可以独立开发和维护,可以根据业务需求进行新增、修改或删除,从而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和用户需求。

  2. 复用性和维护性更高:模块化设计使得系统中的各个模块可以独立使用和复用。这意味着当系统需要扩展或添加新功能时,可以通过重复使用已有的模块,减少开发工作量和时间。同时,每个模块的独立性也使得系统的维护更加方便,可以针对特定模块进行修复或升级,而不会对整个系统造成影响。

  3. 保证用户体验的一致性:模块化设计可以带来更加一致的用户界面和交互体验。通过统一的设计原则和风格,不同的模块可以保持一致的外观和操作方式,使用户在使用不同功能时感到熟悉和舒适,提升整体的用户体验。

  4. 更高的可扩展性和适应性:模块化设计使得购物中心系统可以更容易地进行扩展和升级。当需要添加新的功能或整合其他系统时,可以通过添加新的模块或扩展现有模块来实现,而不会对整个系统的架构和逻辑产生重大影响。这种灵活性和适应性使得系统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和技术发展。

数据中台化

商场做 SCRM 多维度数据整合,形成会员数据仓库和标签。

管理系统

标签系统

营销智能化

自动化营销

根据不同场景、不同用户对象预先设置有针对性的消息推送和权益发放,自动化执行。

建设方式

本地化部署

      本地化部署是将产品部署在用户自己的本地环境中,通常需要在用户的服务器或计算机上安装和配置必要的硬件和软件资源。本地化部署提供了更高的数据控制权和安全性,适用于对数据隐私和安全要求较高的企业。部署过程包括以下步骤:购买服务器硬件、安装操作系统和相关软件、设置网络连接、配置产品环境、进行测试和优化等。本地化部署需要用户自行负责硬件设备的购买、维护和更新,同时需要拥有一定的技术能力来管理和维护部署环境。

云端部署SAAS

      云端部署是将产品部署在云服务提供商的服务器上,用户通过互联网进行访问和使用。云端部署提供了灵活性、可伸缩性和易用性,用户无需购买和维护硬件设备,只需支付云服务提供商的使用费用。部署过程包括注册云服务账户、选择适合的云服务提供商、配置产品环境、上传应用程序和数据、进行测试和优化等。云端部署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资源的弹性调整,满足用户的业务扩展和变化。同时,云服务提供商也会负责数据备份、安全性和可靠性等方面的管理,减轻了用户的运维负担。